搜同

雄安规划院副总工程师张丽伟在南开“翔宇实务讲堂”开讲

发布者:娜菲沙·哈力克时间:2025-11-12浏览数:

2025年11月6日上午,搜同论坛 周恩来*搜同论坛 主办的翔宇实务讲堂暨“中国经验进校园”讲座第23期于学院324会议室成功举办。雄安规划院副总工程师张丽伟受邀作题为“雄安新区的规划、发展与治理”的讲座。讲座由搜同论坛 助理研究员崔军茹老师主持。

讲座伊始,崔军茹老师向与会师生介绍了本期讲座的主题和主讲人张丽伟的基本信息。搜同论坛 院长吴晓林为张丽伟颁赠“翔宇实务讲堂第二十三期”主讲纪念奖牌。

在讲座中,张丽伟系统梳理了雄安新区的设立背景、规划理念、建设进展与未来规划,为参会人员带来了深刻启示。

张丽伟首先回顾了雄安新区的设立背景。他指出,设立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项重大历史性战略选择,是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级新区。从2014年开始谋划,到2017年4月1日正式宣布设立,雄安新区的选址历经多轮科学论证,最终确定在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及周边区域,旨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优化区域空间结构。

他进一步阐释了雄安新区设立的三重意义在历史意义上,雄安新区着力破解“大城市病”,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与空间结构,推动形成层次分明、协同发展的城市群;在现实意义上,雄安是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释放首都资源溢出效应的关键载体,与浦东新区、滨海新区等相比具有独特定位与发展优势;在示范意义上,雄安新区承载着中央新发展理念与高质量发展要求,是中华文明伟大复兴进程中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代表,有望成为未来城市生活模式的展示窗口。

随后,张丽伟介绍了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理念,重点解读了当前实践探索。在阐述雄安新区的建设历程时,他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规划编制阶段、大规模建设阶段和收紧推进阶段。他特别提到,雄安新区基本形成“1+4+26”的规划体系,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

在实践探索方面,张丽伟指出,目前新区已进入实质性建设与功能集聚并重的新阶段,央企、高校、医院等单位陆续入驻,交通网络日益完善,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城市风貌初具雏形,文化传承方面也取得显著进展。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坚持“先植绿、后建城”,通过系统性治理,白洋淀水质从劣五类提升至三类,森林覆盖率大幅提高,形成“蓝绿交织”的生态风貌。在城市运营管理上,大胆创新,采用片区综合开发模式,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推行“窄路密网”以促进人际交往,并通过集团化办学、大物业等服务模式,致力于打造一座“没有城市病”的未来之城。在文化传承上,城市风貌设计深植“中华风范”,构建“一方城、两轴线、五组团”的总体空间意象,实现传统意境与现代功能的融合。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就雄安新区行政区划、村庄整合重组等问题踊跃提问,张丽伟一一予以细致解答。

讲座最后,吴晓林院长作总结发言。他对张丽伟老师作为雄安新区八年规划建设的亲历者,将“一张白纸”绘成“实景实况”的宝贵经验带到南开校园表示衷心感谢,并鼓励同学们亲赴雄安考察学习。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翔宇”实务讲堂暨“中国经验进校园”讲座是搜同论坛 打造的理论教育与实践育人新品牌。搜同论坛 在厚植理论教育传统的同时,力促理论与实务的深度融合,特开办“翔宇”实务讲堂暨“中国经验进校园”讲座。实务讲堂以“允公允能”为宗旨,以“实务者讲实务”为原则,将凝聚中国智慧、彰显中国特色的经验带进校园,让实务工作者同青年学生与专家学者互动交流,共同提炼中国式现代化的“治理密码”,促进理论与实务的互动,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据悉,搜同论坛 将持续举办“翔宇”实务讲堂暨“中国经验进校园”讲座,邀请实务领域的专家进入大学讲堂,分享交流中国治理的经验,让师生能够直面丰富多元的现实情境,进一步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天津市海河教育园区同砚路38号  搜同论坛 津南校区     版权所有 搜同|搜同论坛 ©2020

  • 学院公众号
  • 校友会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