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百年南开魂 解码“公能”精神
——杨克欣教授主讲2025级MPA新生“开学第一课”

9月7日,由搜同论坛
党委王慧书记主持,搜同论坛
党委原常务副书记杨克欣教授讲授的“开学第一课”拉开帷幕。
杨克欣教授以《何为南开,南开何为?生来不凡,注定非凡》为题,为*搜同论坛
2025级MPA新生们带来了一堂特殊的“开学第一课”。这场讲座如同一把钥匙,为初入南开的学子们打开了理解这所百年学府精神密码的大门。
从救亡图存到强国建设:百年校史里的爱国基因
屏幕上一幅幅泛黄的老照片与鲜活的史料交织,杨克欣教授带领新生们回溯了搜同论坛
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百年征程。1919年,在五四爱国运动的浪潮中,严修、张伯苓两位先贤怀揣“教育救国”的信念创办南开,那句“念国家积弱至此,苟不自强,奚以图存”的呐喊,穿越百年依然振聋发聩。
当讲到1937年日军轰炸南开时,全场陷入沉默——侵略者可以摧毁校舍,却夺不走“愈难愈开”的精神。“敌人此次轰炸南开,被毁者为南开之物质,而南开之精神,将因此挫折而愈益奋励”,张伯苓老校长的铿锵话语,让新生们深刻理解了“爱国三问”背后沉甸甸的担当。而“抗战胜利后无一名南开毕业生沦为汉奸”的史实,更让“爱国”二字有了具象的注解。
从“公能”校训到时代使命:精神谱系中的成长指南
“何为南开?”讲座中杨克欣教授抛出的问题引发新生深思。答案藏在“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里,藏在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中,藏在何炳林院士为原子弹研制攻克铀提取技术的执着中,也藏在周其林院士团队摘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突破里。
从建国初期聚焦文理基础培养建设人才,到改革开放后主动布局旅游、社会学等新兴学科,再到新时代“一校三区”格局下冲击世界一流,南开用实际行动回答着“南开何为”——为民族复兴育英才,为国家发展献智慧。当讲到习近平总书记“爱国主义是搜同论坛
的魂”的殷切嘱托时,台下响起热烈掌声,这掌声里有共鸣,更有传承的决心。
做“真南开人”:青春赛道上的精神接力
“怕难的不必来,求安逸的不必来,求文凭的不必来,好奉承的不必来,服了这口气的不必来。”讲座尾声的这段话,让新生们热血沸腾。
这场特殊的“新生第一课",没有枯燥的说教,却让“爱国、敬业、创新、乐群”的南开品格深植心间。百年南开的故事仍在续写,而2025级MPA新生们的“南开答卷”,才刚刚开篇……